國家電網公司近日宣布,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長的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和世界上首次在重要輸電通道中采用特高壓GIL技術的蘇通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GIL綜合管廊工程于9月底投運。
準東—皖南工程起點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終點位于安徽宣城市,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陜西、河南、安徽6省(區),線路全長3324公里,工程投資407億元。在成功突破±800千伏直流輸電技術的基礎上,國家電網組織國內外聯合攻關,攻克了±1100千伏直流輸電系統方案論證、超長空氣間隙絕緣、過電壓深度控制、電磁環境控制等世界級難題,實現了直流電壓、輸送容量、交流網側電壓的全面提升,直流電壓等級從±800上升至±1100千伏,輸送容量從640萬千瓦上升至1200萬千瓦,經濟輸電距離提升至3000-5000公里,每千公里輸電損耗降至約1.5%,進一步提高輸電效率,節約寶貴的土地和走廊資源。
蘇通GIL(氣體絕緣金屬封閉輸電線路)綜合管廊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超長距離GIL創新工程。工程起于北岸(南通)引接站,止于南岸(蘇州)引接站,隧道長5468.5米,盾構直徑12.07米,是目前國內埋深最大、水壓最高的大型水下隧道。圍繞“一次投運成功、長期安全運行”目標,國家電網組織大規模聯合攻關,攻克了高性能絕緣組部件研制、高場強下金屬微粒運動特性抑制、GIL全管系柔性設計、高可靠度密封、故障精準定位等技術難題,在世界上率先掌握了特高壓GIL輸電全套技術,帶動中國GIL輸電技術裝備水平全面升級,為跨江、跨海和人口密集地區的先進緊湊型輸電儲備了技術。
準東—皖南、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投運之后,清潔電力將實現更加可靠、高效、靈活地匯入華東特高壓交流環網,對于優化能源配置、保障電力供應、防治大氣污染、拉動經濟增長、引領技術創新等具有顯著的綜合效益和長遠的戰略意義。比如,準東—皖南工程投運后,可使華東地區每年減少燃煤約3800萬噸。建設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形成華東特高壓交流環網之后,華東將更加有效地接納包括準東—皖南工程在內的特高壓、超高壓直流通道,受電能力達到6980萬千瓦,每年可以減少發電用煤1.7億噸,減排二氧化碳3.1億噸、二氧化硫96萬噸、氮氧化物53萬噸、煙塵11萬噸,顯著改善華東地區環境質量,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有力支撐。
特高壓電網投資大,產業附加值高,物質資源消耗少,中長期經濟效益顯著,具有產業鏈長、帶動力強等優勢,可有力帶動電源、電工裝備、用能設備、原材料等上下游產業,推動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增長點。據估算,建設準東—皖南工程與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增加輸變電裝備制造業產值約290億元,帶動電源等相關產業投資約102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2.8萬個,送電省份與受電省份都能直接獲益。(記者冉永平)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